张仲景是什么朝代的人-凯发k8手机网页
张仲景,名机,又作玑,字仲景,南阳郡涅阳县人,著有《伤寒杂病论》传世,被后世尊为医圣。张仲景早年师从同郡的张伯祖学医,精研古代典籍、经方。曾因准确预言侍中王仲宣的病而知名。
张仲景是什么朝代的人
1、东汉末年医学家,后世称为“医圣”。
2、张仲景出身于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僚家庭,父亲张宗汉在朝中为官,因而有条件自小接触学习典籍,每次读到扁鹊为蔡桓公望诊而知其病情的故事,都钦佩于扁鹊医术的高超,从而对医学产生兴趣。
3、师从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,完全掌握了张伯祖所传授的内容。张仲景研究古籍,掌握了古代的经方,在当时就已经享有声誉。在和同郡人何颙旅居洛阳时,何颙因为了解他的学问,对人说张仲景的医术,比张伯祖还要精深,他治愈疾病的效验,可称一代神医。
4、张仲景借孔子之语内视自我,说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很聪明,这是上等的觉悟天赋;有的人则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感悟得知,这时次一等的人;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的人,又次一等。他认为自己崇尚医术,愿意通过勤奋学习求知,达到自己的愿望。
张仲景的著作
1、《伤寒杂病论》
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,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,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。《伤寒杂病论》是集理论实践于一体、理法方药兼具的医学专著。
张仲景立足于生命本质,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天道,立足于生命本能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,创立了中医系统的理论体系,统一了六经辨证的方法系统,确立了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,构建了中医顺势利导调节生命恢复和谐状态的思想体系,予以后世中医临床的法度和标准。
张仲景医学思想诞生在“家家有僵尸之痛,室室有号泣之哀”的建安大疫中,他与华佗、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。与扁鹊、华佗、李时珍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医。
2、《金匮要略》
《金匮要略》是中国最早一部诊治杂病的医学专著,针对各科杂病,以经络为纲领,以脏腑分科分类,病脉并治,开脏腑辨证之先河。
包括有内、外、妇科,杂疗方以及饮食禁忌,以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,阐述方药配伍基本原则,一千八百多年以来,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。全书共三卷二十五篇,载262方。
伤寒、金匮的处方,因效如桴鼓,被称为“经方”,今天依然被许多医家视为法度,严苛执行而广泛应用于临床。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石和临证实践方法大论,是从事传统医学临床无可替代的经典教材。
张仲景的轶事典故
1、坐堂医
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,正值疫病流行,许多百姓慕名前来求医,因为病患太多,张仲景干脆把诊疗之所搬到了长沙大堂,被成为名医坐大堂,开医生坐堂之先例,传为千古佳话。
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,便将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“坐堂医”,这些医生也常将自己坐堂的药店取名“某某堂”,这就是中医药店以“某某堂”来命名的由来。
2、治愈汉桓帝
《神仙通鉴》记载了一个传说故事,说汉桓帝得了严重的寒疾,召张仲景调治,张仲景一看正是伤寒之证,只一剂药下去,桓帝出汗如雨,到天亮即退烧身凉病愈了,于是要将张仲景留在宫中给他官职,张仲景拒绝了汉桓帝的要求,留下一句君疾可愈,国病难医的话,挂冠而去,到民间去给黎民治病了。
这或许是民间出于对张仲景的敬仰之情而美化出来的故事,如果张仲景能得到帝王重视,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也不会片字不见,且《伤寒杂病论》也不至于散落民间,直到王叔和才从旧仓库中偶然获得残篇了。